今天,說個修復的話題,絕大多數人可能感覺修復很簡單,自己做的也很OK。那來看看平時的修復是不是這么做的:
假設,給“下頜7”做個冠
第一步:備牙
第二步:取模+取咬合記錄
第三步:制作修復體+戴牙
第四步:
這樣做出來的牙,可能遇到一些問題:
戴不上——冠都要調穿了病人還覺得頂,還有高點;
不舒服——不管怎么調,病人都不舒服,檢查咬合點又都是均勻的;
不能咬——一咬關節彈響、關節痛。
此時還能怎么樣?只能臉上笑嘻嘻,心里mmp,嘴上安慰:戴假牙好比穿新鞋,難免磨腳,回去適應。
再適應不了的就是:
你(jing)焦(shen)慮(bing)!
原因:你做錯了!
一個簡單的道理:當后牙支撐不足時,下頜可能發生后退后旋。
按照這個思路捋一下:
第一步:備牙——后牙的支撐磨沒了,下頜發生了后退后旋。
第二步:取咬合記錄——記錄到的是下頜后退之后,即錯誤的頜位。
第三步:制作修復體——根據錯誤的記錄,制作錯誤的修復體,把下頜徹底鎖在后退后旋后的那個錯誤的位置,將一切錯誤定型。
第四步:“戴假牙好比穿新鞋,難免磨腳...”
這種現象(下頜后退后旋)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,但也不少,一旦出現這種情況,老劉悄悄告訴你:“顳下頜關節科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人民南路3段14號華西口腔醫院門診大樓六樓D區1診室。”
而一切問題的根源在于——你做錯了。不是你的技術錯了,是你的順序錯了!
重來一遍 ~ 假設,給“下頜7”做個冠
第一步:取咬合記錄
*此時取到的是磨牙前的咬合記錄,下頜沒有后退,記錄到的頜位也是正確的。
第二步:備牙
第三步:比照磨牙前的咬合記錄,制作修復體
第四步:安全
用一張圖總結一下本文:
來源:咬合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