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oka博士從世界人口老齡化與無牙頜修復的角度入手,向與會者提出了一些新穎的學術(shù)觀點。他首先指出,世界人口將普遍迎來老年化浪潮,2015年60歲以上人口占全球12.3%,2030年這一比例將升至16.5%,2050年達到21.5%。除印度和美國外,中國、歐洲和日本的適工人口比例(15-64歲)都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。到2050年,工作人口與退休人口的比例將下滑到可怕的2:1。由于衰老帶來的老年癡呆、系統(tǒng)性退化疾病還將大大降低無牙頜患者對義齒的自我維護能力(independent)。
Koka博士還指出老年女性的“骨質(zhì)疏松癥”(Osteoporosis)與其說是一種疾病,不如說是人類衰老過程中的正常狀態(tài)。他通過對192名50歲以上的女性患者(646顆種植體)的回顧性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10年的種植體保存率為92.5%,而與BMD T-Score的關(guān)聯(lián)性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種植體失敗率與骨質(zhì)疏松的狀況無統(tǒng)計學差異,因此為骨質(zhì)疏松癥的無牙頜老年女性進行全口種植修復是具有可預(yù)期性的治療方案。
此外,Koka博士還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“DO PEOPLE NEED TEETH?”, 并引用自己的系統(tǒng)性綜述研究進行了回答。老年人剩余牙齒數(shù)量與壽命有關(guān),且前者直接與心血管疾病的發(fā)病率相關(guān)。因此,人若想長壽就得多保留自己的天然牙。
那么,無牙頜患者進行全口義齒修復能夠影響壽命嗎?Koka博士在另一篇綜述中發(fā)現(xiàn),有全口義齒的人比不佩戴全口義齒的人活得更久。Koka博士還提出了“終生治療計劃(Treatment planning for a Lifetime)”的概念。他在比較了吸附性全口活動義齒、種植體支持的覆蓋全口義齒和種植體支持的固定全口義齒的特點后,指出要根據(jù)老年無牙頜患者的個人行動能力(對義齒的清潔)進行適當?shù)倪x擇。因為,全口義齒的衛(wèi)生維護是非常關(guān)鍵的,做全口修復設(shè)計要因地制宜。
Koka博士最后還告誡大家,保留有牙周疾病的牙齒對8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肺炎的發(fā)病幾率會大大增加,而睡覺時佩戴活動義齒也會讓呼吸系統(tǒng)的發(fā)病幾率增加2.3倍。最后,Koka博士給大家留了幾條小提示:
1、 Keeping teeth is only helpful if teeth are periodontally sound;
2、 Fixed solutions are optimal for the independent years;
3、 Removable solutions are optimal for the dependent years, but only if……
(1) Removable prosthesis are removed nightly
(2) Removable prosthesis are cleaned daily
來源:Sreenivas Koka 坐堂牙醫(yī)孫鵬